全院师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引导我校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培养“科学家精神”,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参与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投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学校已于近期启动四川大学 2022-2023 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 2023 年举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遴选优秀项目。根据学校《关于组织开展“挑战杯”四川大学 2022-2023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主体赛校内选拔的通知》,我院将于近期开展“挑战杯”四川大学2022-2023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内选拔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简介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举办地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从1989年开展至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学术科研类竞赛,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拟于2023年6月—1月举行,由贵州大学承办。本届国赛设置1项主体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项专项赛:“揭榜挂帅”专项赛,2项配套活动:“黑科技”专项活动、红色专项活动。
二、竞赛内容
竞赛鼓励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考察参赛作品的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主体赛参赛作品包括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三大类。
(一)科技发明制作类
1.作品分类
分成A、B两类:
A 类指科技含量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B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2.作品要求
参赛形式为申报书、科技发明说明书和作品专利、论文查新报告、应用证明等相关附件。
3.作品考察重点
侧重考核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二)自然科学类论文
1.作品要求
以自然科学论文的形式参赛,仅限本科生参与。
2.参赛形式
参赛形式为申报书、论文内容说明书和论文原文、期刊封面、录用通知或应用证明等相关附件。
3.作品考察重点
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科技发明制作A、B类与自然科学类论文均下设5个子类: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三)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
1.作品分类
(1)发展成就
可以着眼于我国经济建设,围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场主体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开展调查研究;
(2)文明文化 可以着眼于社会文明建设,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服务、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开展调查研究;
(3)美丽中国
可以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环境质量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等开展调查研究;
(4)民生福祉
可以着眼于社会建设,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教育就业民生发展保障、健康中国等开展调查研究;
(5)中国之治
可以着眼于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等开展调查研究。
2.作品要求
每份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应在15000字以内,同时附上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访谈记录、实施效果、新闻报道等相关附件。
3.作品考察重点
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认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展时代视野。
三、参赛资格
(一)参赛团队
我校2023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在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注: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2023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
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二)参赛方式
包括个人申报和集体申报两种参赛方式。
个人申报:申报者必须承担所申报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个人作品申报人数不得超过3人。
集体申报: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申报团队成员人数不超过10人,综合考虑专业学科、学历层次、特长优势互补等因素,建议校赛阶段集体作品团队成员人数不超过8名。
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
注: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四、作品要求
(一)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1年6月1日至今完成或在研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获奖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严禁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作品申报。
(二)作品以队长和排名第一的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为归属单位,如涉及两个学院,则对半赋分。
(三)已参加往届竞赛的作品,再次参赛,需证明在作品文本和技术研发的基础上有 60%以上的修改,并提供佐证材料,团队核心成员不变,方有资格参赛。
五、赛事日程
(一)宣传启动阶段
学校将举行“挑战杯”竞赛工作培训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学院将举行“挑战杯”竞赛启动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选题征集阶段
1、重点选题征集
各参赛团队在1月4日下午5点前把重点选题征集汇总表发到715739207@qq.com,文件名为“重点选题+作品全称+负责人姓名”。
2、学校首批孵化基金申报
各参赛团队在2023年1月6日中午12:00前提交申报材料,把申报书和汇总表(详见附件6、7)发送至邮箱715739207@qq.com,文件名为“孵化+作品全称+负责人姓名”,学院汇总后将统一报送学校。学校评审组将从申请孵化基金的项目中选拔优秀项目给予首批孵化基金支持,予以团队过程培育,孵化基金立项与正式报名、校赛评奖、推荐参加省赛无关。
(三)院内选拔阶段
各参赛团队在2023年1月10日17:00前将报送项目申报书(附件1、2或3)和作品信息汇总表(附件7)发送至邮箱715739207@qq.com,文件名为“大挑报名+队长姓名+排名第一指导教师姓名”。
(四)参赛团队完善作品阶段(2023年1月-2月)
各参赛团队充分寻求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开展社会调研、完善产品、技术研发、完善参赛作品文本,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完善作品,补充社会调研数据。
(五)校赛报名提交作品及评审阶段(2023年2月-5月)
1.校赛报名提交作品
校赛报名提交作品将安排在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后10天左右,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校赛评审
作品评审将安排在2023年3—4月,由作品文本初评、 PPT 答辩复评组成。竞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文本初评,遴选晋级答辩复评的参赛团队,根据文本初评和答辩复评综合成绩确定校赛获奖项目和候选省赛项目。
六、作品评审
(一)评审过程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学生参与度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原创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技术创新性、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二)评审专家评出校赛一、二、三等奖,择优推选进入省赛。
(三)评审组将择优推荐优秀项目给予后续项目孵化经费,支持相关项目进行后期提升,备赛相关高水平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学生申请自主专利。
七、咨询渠道
1.学院咨询渠道
学院团委 李老师:85403113
学院学生学术科技协会黄钰滢:19808289096
学院挑战杯交流群:194277639
2.学校咨询渠道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官方网站
http://www.tiaozhanbei.net/
校团委 张老师:85401222
2022“大挑”校赛参赛学生交流群(限项目负责人加入):
170294541
2022“大挑”校赛指导老师交流群:158153911
共青团9999js金沙老品牌委员会
2022年12月12日